大仙寺位白河鎮仙草里之枕頭山西麓,主祀觀音菩薩,相傳為一「仙人拋網穴」,總面積約六十餘公頃,建築物佔二十餘公頃。主要殿宇有大雄寶殿、觀音寶殿、三寶殿、地藏寶殿。
歷史由來
清康熙40年(1701年),臨濟宗參徹禪師自福建鼓山奉觀音菩薩金身來台駐居於六甲鄉赤山龍湖巖,為求晚年隱修之所,乃到各地尋覓,康熙58年(1719年,距今287年)途經白河仙草埔,發現本地山明水秀,而親自擇地於此搭蓋茅寮,並由觀音巖迎觀音菩薩來此奉祀。另傳說禪師攜觀音菩薩金身雲遊至此,置金身石上,結果金身就像黏住一般,搬也搬不動,禪師以鞋代筊,得知菩薩屬意於此渡化大眾,是以擇此開山。
參徹禪師嚴守戒律,不辭勞苦教化附近民眾。第二代住持鶴齡禪師費盡心血化緣,迨至乾隆12年(1747年),得款六百元,建造佛殿一座,寺名大仙巖,是為人稱之舊巖。乾隆55年,嘉義縣營參府軍官洪志高與鶴齡禪師募金一千元重修。嘉慶14年,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元配范夫人逝世,得祿為卜墓園於大仙巖初址,乃鳩資將初建佛殿遷移至大雄寶殿現址。嘉慶22年,王得祿獻「大發慈悲」橫匾。嘉慶23年,第四代住持允謙禪師與王得祿募得一千元重修殿宇。嘉慶24年,王得祿立「重興大仙巖廟碑」,同年元配范夫人之棺運抵台灣,得祿將之葬於廟前舊址,現遺跡猶存。道光七年,由於附近牧童放牛破壞墓園,得祿乃立「保護范夫人墓處示禁碑」,嚴禁放牧。同治八年斗六都閫府都司吳志高募金五百元修繕。光緒21年1895年臺灣割日,抗日義士林添、黃玉麟、黃振等人以碧雲寺為據點,日軍包圍碧雲寺,大仙寺亦遭波及,加上總督府嚴禁台灣宗教信仰,是以劫後香火甚微,寺宇荒廢。
民國4年,大仙寺管理人台灣齋教龍華會會長廖碳先生,為挽回寺運,特往日本視察,回國後得沈得臨住持(德融禪師)鼎力支持,募得基金伍萬玖仟圓,仿日本奈良東大(大佛寺)寺規模,重建大雄寶殿,並創設大仙巖書房(今仙草國小前身)於寺前。十年後的民國14年,大雄寶殿終於落成,成為全臺最宏偉的寺廟,由是香火日漸鼎盛,隨後又迎來印度白玉佛像及東京妙心寺彌陀佛像。民國19年冬至,嘉南地區發生大地震,寺宇倒塌,大雄寶殿毀損,事後由施烏拋居士募款重修,然限於經費,陸續於光復後逐年修復。
民國20年,本寺與碧雲寺分支,原隸屬大仙寺之碧雲寺就此獨立,大仙巖正式改名大仙寺。民國33年,日本政府實施皇民化運動,除神明、毀廟宇,大仙寺寺產於此時被白河街役場強佔,以街長『五十里子之作』兼管理人,並派員接管寺務。光復後始自街役場取回寺產,正式組織管理委員會,並在第九代住持開參禪師、監院海淨禪師及諸委員努力之下,民國37年2月起,開始一連串興建事宜,各項硬體設施陸續完成。民國45年立案成立大仙寺管理委員會,吳八居士當選首屆主委。民國53年白河大地震,本寺之大雄寶殿外緣石柱及左右兩壁牆傾倒、觀音殿全毀,開參禪師率寺眾連夜挑土補強,才保全了殿宇,事後四方信眾再發起重建,民國55年,雕樑畫棟之大仙寺再告復原,可惜左右兩牆不能修復,斷裂的石柱有四支改用洗石柱,雖外型雷同,氣韻已失。民國58年成立「財團法人大仙寺」,6月成立董監事會,選任黃吉為首屆董事長,從此寺務走上正軌,民國74年11月經內政部核列為「三級古蹟」。《本縣有五處寺廟被評定為台閩地區古蹟,計有二級古蹟南鯤身代天府(74.11.27.);三級古蹟學甲慈濟宮(74.8.19.)、佳里金唐殿(74.11.27.)、佳里興震興宮(74.11.27.)、關子嶺大仙寺(74.11.27.)、善化慶安宮(86.04.22.)。》目前有法定信徒423名,信徒代表39名,董事15名,監事5名,顧問10名,獎學金審查委員11名,執行祕書1名,書記2名,男女寺眾400多人,是臺灣寺廟中僧尼同寺人數最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