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由來
碧雲寺在枕頭山半山腰,亦屬白河鎮仙草里,由大仙寺沿環山公路蜿蜒而上可直達。
清乾隆57年,李應祥先生自大陸泉州渡海來台,初卜居阿公店(今岡山鎮),不久即雲遊至大仙寺,並繼鶴齡禪師之後擔任大仙寺第三任住持,即人稱之應祥禪師。嘉慶元年(距今210年),應祥禪師在枕頭山南腰覓得半壁弔燈靈穴,乃結廬迎請大仙寺之觀音神像(俗稱正二媽)來此奉祀,是為本寺創立紀元。縣府文化局委託調查的碧雲寺建廟歷史即是嘉慶元年,並在重建碑記載明,但寺方所記錄之建廟年代為清康熙40年,兩者相差95年,為尊重廟方,最後縣府妥協,將重建碑記之建廟年代刪除,僅說明寺廟特色,而由寺方管理委員會另立有年代之碑記。不過因爭議太大,至今尚未立碑。
隨後番社(東山)、安溪、土庫之儒生林啟邦等八人及一書童,因慕應祥師之名,來此拜為尊師,並於寺旁大岩石頂(今九股仔菜園學地)上設寮攻讀。嘉慶11年渡海赴福州應試,師徒九人均上榜,眾人為報應祥恩,於嘉慶13年集資一千元,購其拓墾之山田(俗謂九股田學地)新建寺宇,寺成稱碧雲寺,是為新巖,有別於大仙寺之舊巖,然隸屬大仙寺,同一住持,同一會計。嘉慶16年,張士輝等鳩資320圓,向六重溪、糞箕湖之大武壟派社番人購地以為寺內經費來源。
道光24年(距今162年)5月,本寺因兵災遭焚毀,東山鄉民乃迎請觀音菩薩至東山,建簡單寺堂安奉。嘉義縣營參府軍官洪志高聞悉,乃發起募建「東山碧軒寺」以安奉觀音菩薩,因此本寺與碧軒寺係同一主佛,162年來,均保持密切關係,每年農曆12月23日碧軒寺觀音均回碧雲寺刈香,至翌年正月初十回鑾,由東山經六重溪,形成一條刈香古道,這東山迎佛祖活動也成為東山鄉民每年的一大盛事。咸豐元年(1858年),洪志高又捐資建清虛宮天壇,民國43年新建清虛宮,即由此天壇重修移建。同治八年吳志高重修一次,日據後發生抗日事件,日軍包圍碧雲寺,損毀頗重。光緒30年,廖炭集資重建碧雲寺,費時六年,陸續完成大雄寶殿、南北平房之客室、寺眾禪房等,自是香火漸盛。民國20年,大仙寺暨碧雲寺管理人均為廖炭,然番社庄長陳按察因憤廖炭只建設大仙寺,而不修復碧雲寺,於是向日法院提出告訴,經白河庄長林占春及地方仕紳調解,廖炭只好將碧雲寺產全部交與番社人管理,自此碧雲寺、大仙寺正式分家,陳按察開始組織管理。同年因原有建築陳舊,在陳按察發起之下,廟宇重新改建,大殿亦改建完工,還有觀音菩薩聖像,善財良女及十八羅漢金身皆此時完成。民國43年,清虛宮(天公廟)完工,先總統 蔣公親臨獻香,並蒙賜匾額「凌霄寶殿」,為本寺帶來無上殊榮。